风筝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故事
襄城资讯网2021-03-28 20:10:15
为了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,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,培养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兴趣,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,为师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和谐的发展氛围,京隆池小学决定在学校开展静龙小教室主题活动。 李滔先生是北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无形继承人,他带着风筝走进校园,与师生们一起探索着会动的神奇风筝! 李滔先生,一个非幸存者,告诉你风筝的故事!从古代的木制风筝,布式风筝,到今天的纸风筝,从来不动静态风筝,到移动风筝。这种神奇的技术,传统的静态风筝创新发展成三维动态风筝,但也有欣赏和兴趣! 学生们满腔热情,争先恐后地回答这个问题。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制作自己的风筝。 绿草如茵,春光明媚,蓝天飞扬,孩子们手工制作五彩缤纷的风筝! 在全校师生营造一种人人都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、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、人人学会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氛围。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,增强师生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和荣誉感,培养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兴趣,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,深化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的教育。通过活动,激发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积极性和积极性,丰富和激活校园文化生活,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! (资料来源:北林区文化体育局) |